分別用冷水和熱水煮相同質地的大米,同時針對每一種水溫,再分成把大米浸泡后煮和不浸泡直接入鍋煮兩種方法。實驗結果發現,煮一種米用四種方法,會讓你得到四種口感的米飯。奇怪嗎?這不奇怪,因為從生米到熟飯,是一個物理與化學的過程。在同等條件下,生米做成熟飯,浸漲過的米比沒有浸漲的在煮飯時間上要節省30%~45%,燃料節省30%~40%,而且飯的口味也特別好。
這個實驗表明,米在變成飯的過程中,和吸入的水分有著密切的關系。因為米的結構緊密,水吸附和滲透到里面需要較長的時間,常溫下需要1小時,50~90℃時需要15分鐘,但生米在100℃水溫時,外表層因吸水而變成熟飯,反過來會阻礙水分繼續向米粒內部滲透,從而使煮飯的時間延長。所以,浸漲的大米比沒有浸漲的大米燒飯省時;還因燒飯時間短,可使米粒內外受熱均勻,熟得一致,故飯變得香軟可口。
很多人煮飯的時候都是把米放進水里后,再燒開,但如果把順序顛倒過來:先燒開水,再放米,就能更好地保存大米中的維生素b1。維生素b1是大米中一種主要的營養成分,有保護神經系統的作用,還能促進腸胃蠕動,增加食欲。它的缺乏會引起多發性神經炎、腳氣病,甚至導致四肢麻木、肌肉萎縮、下肢浮腫、心力衰竭等癥狀。所以,在日常飲食中,要盡量避免維生素b1損失。
我們平時所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加氯消毒的,若直接用這種水煮飯,水中的氯會大量破壞米中的維生素b1,造成營養損失。如果先燒開水,再將米倒入,水中的氯氣已基本蒸發完,就會減少對維生素b1的破壞。用電飯煲和高壓鍋的人,不方便水米分開,可以用開水煮飯。米中含有大量淀粉,這些淀粉顆粒不溶于冷水,開水煮飯讓大米一開始就處于較高溫度的熱水中,有利于淀粉的膨脹、破裂,使它盡快變成糊狀,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。
簡單實用的煮飯技巧
1.1克茶葉用1000克開水泡上4~9分鐘,濾去茶葉渣,將茶水倒入米當中,按常規燜制,煮好的米飯不僅色、香、味俱佳,還多了些茶葉的營養。
2.蒸米飯時,每1500克米加入2~3毫升醋,米飯不但不會有酸味,而且飯香味更濃。
3.煮陳米時,先淘洗干凈,在清水中浸泡20分鐘,瀝干水分,再放入鍋里加熱水和1湯匙豬油(或植物油),旺火煮開后轉文火燜半小時即可。
4.若使用高壓鍋,燜8分鐘即熟。米飯既不粘鍋,又香甜可口。 煮陳米飯時放3杯米、2.5杯水、0.5杯啤酒,煮出來的飯會同新米一樣爽口。
5.用秈米煮飯時,可以在水中加一小撮鹽和幾滴花生油,然后攪拌均勻,煮出的飯同粳米一樣好吃。
6.剩飯重蒸時,可在鍋中水里放少量食鹽,這樣能除異味。
7.把剩飯煮成稀飯,常常煮得黏黏糊糊,若在煮前先用水沖一下,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了。
8.炒飯時,在鍋中灑少許酒,炒出來的飯會粒粒松散,柔軟又好吃。
9.讓米在鍋內堆成斜坡狀,最高處與水相平,這樣同一鍋米可以煮出軟硬不同的米飯。
10.米飯夾生,用鍋鏟將米飯鏟散,加入2湯匙米酒、白酒或黃酒,再用文火略煮一會兒就可以解救。